
化学沉淀(MAP) 法
在一定的pH 条件下,水中的Mg2 + 、HPO43 - 和NH4+ 可以生成磷酸铵镁沉淀,而使铵离子从水中分离出来。影响沉淀效果的因素有沉淀剂种类及配比、pH 值、废水中的初始氨的浓度、干扰组分等。有研究表明沉淀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pH 值为10. 0 ,物质的量之比Mg∶N = 1. 2、P∶N = 1. 02 时沉淀,氨氮去除率达到90 % 。赵庆良等研究表明,MgCl2 ·6H2O 和Na2HPO4·12H2O 组合沉淀剂优于MgO 和H3PO4 组合,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质量浓度可由5 618 mg/L 降低到65 mg/L。李芙蓉等采用氧化镁和磷酸作为沉淀剂去除煤气洗涤循环水中高浓度的氨氮,效果良好。李才辉等对MAP 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表明氨氮的去除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Mg∶N 比值的增加而增加。刘小澜探讨了不同操作条件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在pH 值为8. 5 9. 5 的条件下,投加的药剂Mg2 + ∶NH4+ ∶PO43 - (摩尔比)为1. 4∶1∶0. 8 时,废水氨氮的去除率达99 %以上,出水氨氮的质量浓度由2 g/L 降至15 mg/L。





废水氨氮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1、吹脱法:该方法是利用氨氮气相浓度与液相浓度之间的气液平衡关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分离,一般认为吹脱与温度、PH、气液比有关。
2、沸石脱氨法:利用沸石中的阳离子与废水中的NH4+交换,达到脱氮的目的。沸石脱氨法的应用必须考虑沸石的再生,通常包括再生液法和焚烧法。焚烧时必须处理产生的氨,该方法适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氨氮含量应为10-20毫克/升。
3、膜分离技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去除氨氮的方法。该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如气水分离膜去除氨氮。
废水氨氮去除方法的使用要求
生物法
目前,生物法是比较传统、成熟的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污水中的氨氮。传统生物脱氮途径,一般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反应,分别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作用完成。由于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这两个过程不能同时发生,而只能序列式进行。即硝化反应发生,在好氧条件下,反硝化反应发生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
使用要求:
(1)pH:控制在8左右;
(2)温度:维持在20℃~40℃;
(3)溶解氧:硝化阶段保持在2~3mg/L,反硝化阶段保持在1mg/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