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景与展望
氨氮是废水治理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人们对此正在不断尝试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工艺技术的开发应用。鉴于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开发前景,今后氨氮废水的研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廉价沉淀剂的开发,包括磷源、镁源的开发研究及循环利用。
(2) 优化吸附剂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周期及寿命。
(3) 深入研究微生物法去除氨氮,驯化功能。
(4) 复合工艺取代单一工艺去除废水中氨氮。
(5) 扩大实验研究的工业化应用。





废水氨氮去除方法的使用要求
生物法
目前,生物法是比较传统、成熟的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污水中的氨氮。传统生物脱氮途径,一般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反应,分别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作用完成。由于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这两个过程不能同时发生,而只能序列式进行。即硝化反应发生,在好氧条件下,反硝化反应发生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
使用要求:
(1)pH:控制在8左右;
(2)温度:维持在20℃~40℃;
(3)溶解氧:硝化阶段保持在2~3mg/L,反硝化阶段保持在1mg/L以下。
氨氮废水处理公司的技术标准
1、节能方面
根据氧化沟溶解氧含量,调整曝气转碟开启台数,在保证出水的前提下节约了电能。氧化沟日常开机负荷648KW,通过控制溶解氧含量,减少开机负荷150KW,2019年1-7月比去年同期节约电量79.99万千瓦时。
2、药剂使用方面
调整除磷药剂加药点,提高化学除磷效果,保证出水总磷达到地表水V标准,降低了药剂使用成本。设计除磷药剂投加点在二沉池的入口,参考对标单位除磷加式,将除磷药剂投加点前移至氧化沟的内沟,增加了化学除磷反应时间,同时利用氧化沟转碟曝气机的搅拌功能,使除磷药剂在氧化沟内与水中的磷酸盐反应更充分。
经调整除磷药剂加药点后,出水总磷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同时提高了药剂利用效果,减少了药剂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