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氨氮废水处理在应用方面的主要体现
1.大量的酸性废水,现一般采取氨法中和,得到铵盐。但经蒸发结晶之后的一些冷凝水,仍然存在一些氨氮无法满足排放或者回用标准。
2.染料或者中间体在合成过程之中,一般常用到一些有机胺、含硝基、酰胺类、含氮的杂环、(硫)、偶氮类、叠氮类等化合物,经过复杂的有机相反应,或者在废水相中经过一系列酸化、水解、氨化反应、微生物酶等作用下,得到了以离子形态存在于体系中的游离铵。
高氨氮废水处理的氨氮废水来源是什么
含氮物质进入水环境的途径主要包括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含氮物质进入水环境的自然来源和过程主要包括降水降尘、非市区径流和生物固氮等。人类的活动也是水环境中氮的重要来源,主要包括未处理或处理过的城市生活和工业废水、各种浸滤液和地表径流等。
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是水体中氮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大量未被农作物利用的氮化合物绝大部分被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带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随着石油、化工、食品和制药等工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含量急剧上升。





降低氨氮污水浓度的方法:
1、减少进水量,减小内回流比,延长好氧单元的实际水力停留时间,提高硝化效果密切关注其他水质指标及污泥指标的变化。
2、尽量避免出现污泥解体或污泥膨胀现象。若出现该情况则应迅速向系统中投加氓凝剂或铁盐,改善污泥絮凝及沉降性能。
3、关注pH及TP情况,尽量保证系统处于弱碱性环境,必要时向系统中投加适量的Na2C03以补充硝化所需的碱度。
4、若反应器内TP浓度显着低于平时水平,则应向系统中补充适当的磷酸二氢饵或磷肥,改善污泥的絮凝效果及硝化能力。
5、加大外回流比、维持生化单元相对较高的污泥浓度,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6、适当提高DO浓度 (2.5 -4.0 mglL),改善硝化效果。
7、待这部分污泥进入二沉池后,减少外回流量并增大剩余污泥排放量,将此部分污泥尽快进行无害化处理。
废水氨氮几种常见处理方法原理和特点 1、折点氯化法:该方法是将或次通入废水中的NH3-N,氧化成N2的化学脱氮工艺。在处理氨氮废水过程中,所需的量取决于温度、PH值和氨氮的浓度。氧化每克氨氮需要9~10mg,PH值在6~7时为反应区间,接触时间为0.5~2小时。 特点:氯化法处理率高的,效果稳定,不受温度影响。不过虽然投资较少,氮运行费用较高,只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 2、MAP沉淀法 :在氨氮废水中,投加磷盐和镁盐,使废水中污染物,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物或聚合物,达到去除氨氮的效果。 特点:废水中氨氮,能作为肥料得以回收,若废水中磷酸根较高,只需投加镁盐,少量投加或不投加磷盐,即可达到脱氮除磷作用,但三者之间的比例需要控制得当。